仿制药行业的真正厮杀将在2020年拉开序幕

2020年1月3日

2019年的最后五天,就如国内医药行业在这一年的缩影一般。

一方面,12月27日,西安杨森、恒瑞、百济、再鼎、赛诺菲,这几家不断传来好消息的企业在2019年年末的这一天获批了新药。另一面,12月29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公告,第二轮全国带量采购正式启动,共纳入33个品种,将于2020年1月17日在上海开标。仿制药又迎来了一击。

创新药、仿制药遭遇了冰火两重天。这情况像极了2019年的医药行业,创新药企的主事者、投资人更多讨论的是未盈利生物企业香港主板上市,科创板提供了更多的退出渠道;仿制药企业、流通企业、终端零售则不断提出自救的方式。

而在最后的这5天里,不知道2019年夏天接受媒体采访时说“4+7目前由于只在少数地区试点,对整个大盘的影响还不明显”“目前没有特别好的答案”的京东健康总经理金恩林要如何面对接下来的市场。

这5天的变化将贯穿2020年一整年。在看到更多创新药上市的同时,仿制药的靴子落下,大批仿制药企业的出走终于将成为现实。而这些影响也将会在2020年蔓延到整个环节。

对此给出最为坦率回答的企业是恒瑞。

2019年秋天的一次行业会议上,方源资本董事总经理吕明方说,恒瑞在2018年底下决心把一些已经进入一致性评价后期的仿制药项目全线停掉,只做创新药和有核心价值的高端仿制药,在政策阵痛面前快速转型。

这个发言来得始料未及,或者说,业内的惊讶来自于,虽然是国内药企中的“研发一哥”,但是恒瑞2018年中86%的营收来自于仿制药,创新药部分仅占14%,此举无异于断腕求存。

在以往,一致性评价这张入场券是珍贵的,起初它意味着少数几家企业争夺4+7城市公立医院大部分的市场,在2020年,这场入场券意味着少数几家企业争夺全国公立医院的主要市场。

但是当2019年行业看到氨氯地平6分钱、阿托伐他汀1毛钱后,这张入场券显然不再被寄予厚望。几个仿制药“龙头”直言,若非首仿、二仿,最晚不过三仿,第四、第五就不要做了,“后面几家有没有机会?肯定有。做仿制药的辛苦钱有的企业愿意赚,有的企业则不愿意赚。”康哲药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林刚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

有投资人在带量采购扩围中称,投资千余万的一致性评价甚至只是得到了一个能够亮出底价的机会。

而在2020年,经历过4+7后,在更加激烈的全国带量采购中,这张门票的价格将会被重新衡量。

毫无疑问,更多企业会主动放弃这张门票,毕竟门票里面,不是曾经幻想的坦途。当然,门票外的市场,也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全国带量采购的到来无疑进一步加速企业砍掉仿制药项目、小企业直面关停,出走医药行业。

除药品外,2019年10月药监局发布了注射剂一致性评价的征求意见稿,这让一直作壁上观带量采购的注射剂开始焦虑起来。虽然4+7中已经出现了注射剂的影子,但是更大规模的注射剂集采何时到来,在10月前仍是未知。

一致性评价是为集采铺路已经是业内共识,有声音预测2020年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将会正式发布,而紧随其后的更多注射剂的带量采购,也不远了。

根据中信证券消息,近期山东药玻已对一类玻璃模制瓶进行了扩产。注射剂的包装企业已经率先开始行动了。

同样是秋天,在带量采购扩面中,印度瑞迪博士制药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奥氮平片正式杀入局。亚宝药业董事长任武贤算过一笔账:印度药企的产品完成一致性评价后再加上海关的税费,和中国的本土产品不会差距太大。“中国两千家以上的化学制药企业,那印度药企进来后也只是两千分之一,我认为当前不会对中国制药企业构成压力。”

但是印度药企杀入局后,这笔账却让人心惊,这就意味着刨除关税外,印度药企仍有利可图。

而在带量采购后,印度药企在国内也进入了活跃期,Natco与国内机构合作,启动了吉非替尼中国的临床;Cipla与创诺成立合资公司;太阳制药和康哲药业就两个产品签订了在大中华区地区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许可协议;四环医药和Strides Pharma Science Limited的全资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

中印制药的合作,终于从原料药走向了制剂。而2019年,瑞迪博士进入4+7仅仅是印度药企入华的一个小的开端,未来Natco的吉非替尼是不是目标集采,几家合资公司具体的规划,仍要等待未来的观望。

从临床到获批,中间还有一段时间等待,2020年也许看不到大规模的杀入,但是一定能够看到更多的行动。

在国内终点监控用药、4+7的背景下,也有企业选择产业走出去,比如昆药。作为青蒿素产品出口商,昆药已经在非洲地区建立了多年销售网络。2019年年初,昆药集团董事长汪思洋就曾表示,昆药到了从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走出去的时候,“国际产能合作正在成为昆药海外战略转型升级、另辟蹊径谋发展的新利器。”

除昆药外,也有企业开始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海外申请临床试验。同创新药不同的是,他们试图在海外复制以往国内的道路,而这一道路能不能走得通,也还要看2020年给出的答卷。

行业集中度的焦虑不止局限于工业企业,它蔓延到了药品的每一个环节,从工业到流通,再到终端,没有一环能够不受波及,而在2020年,这些环节的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毕竟疫苗一票制的过程中,流通企业的出局已经是他们可以参考的经验。

2019年作为国内药店行业规模最大规模的会议西普会开场比往年沉重得多,原本医药分家,药店应该能够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带量采购后出现药店采购不到中标产品、药店与医院药品倒挂严重、客户又回流到医院等现象。

正如金恩林在2019年夏天所言,“4+7目前由于只在少数地区试点,对整个大盘的影响还不明显”“目前没有特别好的答案”。所有的零售终端在西普会上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但是当时他也说,“暂时还未松口,在‘4+7’还未出现很大扩张的情况下,(厂商)不会允许我们把价格降的那么低的。”

在接下来的全国集采中,终端零售企业或许终于有了同工业企业议价的筹码。就像2019年西普会期间,多个零售业人士的态度,药店价格比院内价格高的倒挂现象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是有多少零售药店能够撑过这个冬天显然是个未知数。

目前仅有2019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仅第一个季度全国药店较上一年数量已减少了20465家。连锁药店也在过去的一年里加速发起并购,大参林曾在2019年发布公告称将打算花费1.27亿元,买下江苏南通市江海大药房51%的股权,涉123家药店。

到现在,2020年的展望,也依旧是经验所能看见的。政策的出台只是时间问题,今年一定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医药行业一样,仿制药行业的加速洗牌,流通企业、终端企业进一步精益化。而留在场内的玩家,在面对印度药企的接连动作时,也将进一步谋划,甚至开始考虑如何走出去。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界面新闻)

酒泉大得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www.jqdade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