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如何去掉常用药涨价的虚火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19-5-8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最近上火导致牙龈出血,刚才买了板蓝根、维生素等6种药,花了200多元。”27岁的舞蹈老师张先(化名)拎着一包药从药店走出来,忍不住感慨了一番:常用药价格怎么涨了这么多?

家住沈阳的辽宁中医药大学药理学教授韩兆丰对常用药价格上涨颇有同感。据他观察,药店售卖维生素B从以前的一两元涨到了8元,而且很多药店的药价要比医院还贵。

近几年,我国陆续推出了取消药品加成、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措施,以有效促进药品降价。但药价偏高仍然是许多老百姓心里的痛。为何在一系列措施落地的背景下,一些常用药仍然出现涨价、断供的情况?让老百姓吃上好药、放心药、便宜药,还应从哪些方面发力?

降价政策频出为何常用药仍涨价?要“分市而论”

“西地兰去年才几元钱一支,现在就90多元了。”“碘解磷定注射液,眼睁睁地看着它从8元/支涨到100元/支。”“各种普药、低价药都涨价了,鲁米那都20多元一支了。”从去年年底以来,有不少患者和医护人员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自己亲身经历的药品涨价情况。

与两三年前相比,扑尔敏、甘草片、罗红霉素、硝酸甘油等常用药品价格一路上扬,在一些地方,这些药品的价格涨幅已达50%以上甚至翻倍。今年春节过后,还有一些常用的低价药品(如外科手术所需的硫酸鱼精蛋白、用于治疗甲亢的甲巯咪唑、用于驱蛔虫的左旋咪唑等)一度断货。

令不少患者疑惑的是,一些药品的涨价是在国家不断出台降低药价政策的背景下发生的。

近几年,降低药价的政策频出,国家从药品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不断努力,仅2018年就先后推出多项政策:4月,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及时纳入采购目录;8月,提升医生的诊疗费、医疗服务费,从而降低药品价格;年底开标的“4+7”带量采购则是以量换价,最终成功进入招标的25种药品平均降价52%,最高降幅达到96%。

为何在一系列降低药价的政策措施落地的背景下,一些常用药价格不降反升,甚至出现断供的情况?

医药咨询机构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分析称,最近涨价的大多是在药店、诊所或者民营医院出售的药品,而公立医院的药品价格涨幅不大。后者受上述降药价政策的影响较大,而前者属于非政策性市场,因此对于药品涨价现象要“分市而论”,分析两个市场的具体原因。

“医药行业整体受政策影响较大。”医药数据服务平台米内网总经理张步泳指出,政策性市场主要指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的“体制内市场”。“体制外市场”上,老百姓自费买药,药品流通完全市场化。以往的降药价政策抓住了“体制内市场”这个医药消耗的大头,但下一步的挑战依然很大。

123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