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中国CRO产业千亿规模可期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0-1-17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选择做新药的幕后“推手”而不是亲自开发,谭凌实认为,平台的意义影响更为深远。“一个初创的生物技术公司很难建立完整的临床团队。缔脉的专业人员包括临床医师、临床药理学家、数据科学家、药物安全与风险管理专家等等,用户可以共享这些资源。”药明康德执行副总裁杨青曾经告诉记者,CRO服务在生物医药创新中的作用好比亚马逊的云服务。自从有了云服务,创业者可以把后端的存储和计算都委托给平台,自己只进行产品开发,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创业的门槛。

正是看中了CRO在生物医药创新生态中的独特作用,成立不久的缔脉生物,在2019年10月获得近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二级市场上的CRO企业也呈现高歌猛进的态势,如在A股上市的泰格医药,2019年全年涨幅近140%。

CRO产业的高景气度也吸引了各路人才的加盟。成立三年多来,缔脉的全球员工数逾600人,60%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1/5员工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

来自药明康德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药明康德的逾19000名员工中,研发人员超过15000人。

景气度有望持续 千亿规模可期

作为医药研发的上游,CRO的市场规模跟药企的研发投入呈较强的正相关性。在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我国很多药企从以仿制药为主转向创新药研发。来自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到2018年我国制药研发支出的复合增长率为16.9%。预计2018年到2023年,年复合增速将提高到23.1%,给CRO产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来自缔脉生物的信息显示,这个平台在两年半的时间里,为全球80家用户完成了200多个服务项目,其合作伙伴包括多家最前沿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企业。药明康德的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亿元、净利润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

天风证券的报告指出,当前全球新药研发回报率持续下降,在成本持续上升、时间持续拉长的背景下,急需借助专业化的CRO来降本增效。随着行业的发展,新兴的生物药企不断出现,这些小规模创新药企活跃在肿瘤和孤儿药等领域,对专业化的CRO依赖度非常高。

“实际上,我们不仅仅是帮助药企做试验,还帮助初创企业搭建某个部门的架构,以及在国外持证人与中国被许可人之间牵线搭桥,这是一套被称之为CRO+的模式。”谭凌实说。

天风证券研究员潘海洋在报告中指出,随着CRO行业的发展,其不断走向纵向一体化平台,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全流程服务。典型者如药明康德,除了提供临床前CRO(药物研发外包)服务,还提供CMO/CDMO(药物生产外包)服务,全产业链优势使得药企对平台的黏性更强,发展空间也更为广阔。

12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