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icon
120_120px;

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第二批带量采购落地在即,疫情后复工的医药代表去哪儿?

作者:医药网     来源:医药网    2020-3-20    打印内容 打印内容

岁末年初,很多销售代表的工作已经在年会前停止,新一年新选择,面对新工作。外企销售代表,尤其是做创新药产品的代表,起点比较高,专业度相对较好,最好的选择还是同治疗领域企业。因为在医疗线路中,专业是有一定要求的。

国产药的市场地位不断提高,这已成为趋势。医药市场的洗牌过程中,产品本身的研究依然至关重要,所以,产品功效、循证论据、学术动态等对产品的管理必不可少。国产药品发展必然要补齐短板,那么,外企销售代表转战国企同类产品的市场部做学术工作,还是具备谈判资本的。况且,这些销售代表做临床时的专家资源也用得上。

异业更艰难  “外卖”方有潜力

很多销售代表有了原始积累以后,总会蠢蠢欲动地想要转行,有的有咖啡情怀,开了咖啡馆,有的是资深“烟酒生”,就做开了酒的生意,也有的做了餐厅、旅游、房地产。实际上,这种转行的成功率并不高,因为这些行业早已竞争充分。成功需要眼光和机遇,也需要决心,更需要专业。异业发展并非医药代表的首选,除非已经做好准备,彻底告别医药行当。

曾有人说:“别等待处方外流了,那就是做梦。”虽然处方外流受到严管、医院“三产”药房收割流量、院内HIS系统基本不可能对外,但是,在院内业务日渐艰难的时候,产品“外卖”依然是大家津津乐道的。

实际上,每家医院都有不同程度的“外卖”白条方流出,产品主要是一些新特药(DTP)、高毛替代品或者械消食字号产品等。存在就是合理,毕竟这个市场有院内难以获得的内容,对一部分“自由人”销售代表来说,做一些院外产品依然有发展潜力,毕竟有熟悉的环境和医生资源。

慢病人群的一个特点是多次反复购买,这类人群一个很关键的需求因素是便利性。处方药则存在医院购买的不便利性,这类产品在零售市场必然有较好表现,即切割一部分医院客户反复购买的流量。

销售代表随产品下沉

产品价格决定了渠道,从当前的趋势看,越来越多的临床产品进入零售渠道,越来越多的医院产品进入基层终端。产品下沉,服务一定要随之下沉,基层市场同样有挖掘的机会和空间。

疫情后,企业复工陆续开始,疫情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摆在代表面前的,就是一季度的指标有没有商量余地?而一季度除了春节前心不在焉的半个月工作,便是靠手机度日的居家生活。一季度的数据,基本上全行业都惨不忍睹,接下来要走出阴霾,还面临市场格局巨变,前途未卜。

从“两票制”开始,医药代表这个群体就遇到了众多问题,如个人垫资周转、返费周期太长等等。再到医院考核“药占比”、医保支付改革到后来的“4+7”带量采购,包括不断推进的集中采购和谈判降价,不难看出,行业发展的高速增长期过去了。

123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