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新药PCSK9抑制剂抢滩登陆 “他汀”力挽狂澜
作者:佚名 来源:医药网 2018-8-24 打印内容
阿托伐他汀国内降脂市场领军
“他汀”是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主导药物。北京嘉林药业的阿托伐他汀钙片(阿乐)首先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后,又有浙江新东港药业两个规格的阿托伐他汀钙片也通过一致性评价。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和药店阿托伐他汀市场为21.67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9.11%。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市场仍是主渠道,占据着80%以上的比重,而中国城市零售药店也不容小觑,已从上一年的16.97%的比重提升到18%左右。
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的百亿市场中,原研厂家辉瑞占据58.1%的市场份额,北京嘉林药业占比23.27%,新东港药业排名第四位,仅占6%的市场份额,由于阿托伐他汀原研药剂型是片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阿托伐他汀片剂市场占有率将呈增长趋势,阿托伐他汀制剂市场的洗牌将在2019年显示出来。
瑞舒伐他汀后起之秀
瑞舒伐他汀是国内一线他汀类降脂药,降脂效果明显,被誉为“超级他汀”。2007年上市以来在国内降血脂药物中市场份额呈爆发式增长,2012年后稳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销售额第2位,仅次于早8年在国内上市的阿托伐他汀。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和药店瑞舒伐他汀市场为9.34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4.97%。原研厂家阿斯利康的“可定”占据着69.14%的市场份额,鲁南贝特占据12.95%、京新药业占6.41%、先声东元占5.54%,正大天晴4.87%、海正药业占0.77%。虽然原研药可定仍居首位,但2012年~2017 年仿制药的使用比例已经从19%增长到30.86%,替代进口空间的实力基本形成。
目前,浙江海正药业是继正大天晴、京新药业之后国内第三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根据目前的相关政策,在下一步挂网采购价和中标价的进程中,优先一致性评价产品和质优价廉的药物已成定局。
匹伐他汀不甘落后
匹伐他汀由日本兴和和第一三共成功开发,于1999年11月在日本注册,2008年通过美国FDA的上市批准,商品名为力清之。2010年华润双鹤的首仿药冠爽上市,其剂量小、副作用小是最大优点。然而在一致性评价工作的进展方面不如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来得迅速。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和药店匹伐他汀市场为1.84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8.43%。匹伐他汀主要占据医院终端,药店销售力量较弱。2017年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华润双鹤药业的冠爽占据了58.69%,日本兴和的力清之占据了37.17%,江苏万邦生化医药的邦之占据了3.58%,浙江京新药业的京可新占据0.55%。
上篇:
下篇: